社会青年

    很早就想写一篇文章又不知道应该叫什么题目,所以就随便取了个题目。最近很忙,项目执行,项目验收,还有准备考试,总是被这些事情压的喘不过气来,觉得自己随时可能会崩溃,特别是上周一周熬了两个通宵,两天晚上工作超过凌晨。人处于真正忙碌或者感觉到累的时候思绪就会很多,会思考得更多,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收获吧,不过这样的收获似乎对我来说经历过一次就好,不用过多的经历了。
    最近知乎在等公交的时候刷知乎总是给我推送一些当代社会青年为什么普遍都没有什么欲望的问题,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给我这样一个”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人推送这样的话题,所以实际上恐婚,恐育,惧怕生活或者说不想面对生活,这大概不只是我的问题,而是当代青年普遍的问题。至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人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什么社会发展放缓,房价过高还有等等的原因,总而言之从各个方面说明了当代青年没有希望。有很多人批判年轻人承压能力太弱,实际上每一代人似乎都在批判中度过,前几天听了《人类简史》的一些观点,作者认为采集狩猎时代的人所获得的快乐不一定比农耕时代少,而且似乎因为食物种类更加丰富所以营养更加丰富,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总感觉这个观点中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结合最近看到的知乎的讨论我似乎明白了,以宗教为基础的作者或者思路是很难理解我们非宗教文化的执念的,如果我们不去思考未知,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和旨意,那么采集狩猎的生活当然更加幸福。但是我们生而为人,对我们最重要的其实是希望,我们可以为了希望忍受劳作的辛苦,为了希望去开垦更多的土地,而不是等待着上帝的恩赐。这也就是当代社会青年所面临的困境,没有希望。我们可以忍受996,甚至007的工作如果这个工作是有希望的,我们也可以生养一个,两个小孩儿,如果我们知道将来他们一定能生活得比我们更好。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没有,我们996的工作也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我们费尽心力生养的小孩儿也许以后连工作都找不到,所以我们主动放弃了对希望的追求,这大概就是大家所说的丧了吧。
    实际上,丧这件事情他并不容易,我认为丧是一个智慧生命最高级理智的实现,是对我们动物性最极致的克制,可在我们基因中的是什么?是对欲望的追求,权力的追求,对基因传递的需求,我们人类已经被动物性的基因俘虏的几十万年一直都不曾改变,所以我们一直都属于动物,我们与所有动物一样被基因传递的欲望支配着,直到现代,从工业革命开始到如今,我们才开始真正发生改变,我们渐渐脱离了动物性,我们与他们已经不是同一物种了,我们努力的方向不是使我们人类这个物种繁衍昌盛,而是在努力使其灭亡,我想这大概就是理性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吧,我们不为基因而活,我们只为希望而活,没有希望的话,就让人类灭绝吧。

阅读全文

未知

    这两天跟领导出了趟差,回来得还挺早的。晚上大家在一起聊了会天,有了很多感触。总是有一种感觉,就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走才对。一直不喜欢被评价为智商高,活着情商高,我一直觉得这很世故,让人缺少了一些锐气。我更愿意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怎奈自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真的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
    梳理一下最近想要做的事情,包括项目执行,考试,论文准备,目前来说主要就是这三件事情,其中又以准备考试最为重要,其实一直都知道考试的重要性性,也一直都想着能够早日考过,可是意志力实在不是很够,东摸西摸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复习得不是很好,心里没有什么底气。工作之后就一直很怀念读书的那段时光,那段时间可以很专注的学习,很专心的看论文,不管是效率还是精力都比现在要强很多。到现在,也不知道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是因为事情太多太杂导致精力无法集中,总是要给自己不断强调,不断强调才能有一点点的动力,总是忍不住诱惑,刷新闻,段视频这种短暂的快乐和放松总是会占用自己大量的时间,耐心越来越差。
    我知道也许我们是有些小聪明,但是缺少大毅力和大智慧,领导让我多想,我觉得自己也确实应该多想,应该多反思,实际上被人评价为聪明并不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这个世界似乎也不缺少聪明人,相比而言我更愿意做一个有毅力的人。突然想起一个故事,说的是我们小时候看到的那些成语,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懂了,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买椟还珠的人,怎么会有刻舟求剑的人,怎么会有掩耳盗铃的人,实际上明明知道这些故事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做着买椟还珠、掩耳盗铃的故事呢。
    一直以来家庭的教育与视野让我很难面对未知放手一搏,所以我总是选择那条最能看清的路,我不知道这样到底好不好,或者说其实未知的路没有人能够看清,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以小聪明来欺骗生活,我想我应该去学习大智慧,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的专注力,增强自己的,小聪明或许能够抄的了一时的近路,但是靠着这些是不可能赢得生活的,希望自己加油。

阅读全文

多想

    很久很久没有写点东西了,最近感觉有点颓废,家里装修的事情也是一拖再拖,到现在终于告一段落了,剩下的事情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这2020年以可能对我来说是一个意义比较重大的年份吧,突然之间连升两级,其实自己有些措手不及的。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名利钱财?这些东西似乎很重要,但是又似乎没有这么重要,实际上我觉得可能除了生死别的都没有多么重要吧。而活下去总是要给自己找个活下去的理由,那能不能没有理由的活下去呢?就找个工作,挣着一份工资,做着不是多么喜欢也谈不上讨厌的工作,每天似乎都很忙碌,有似乎什么都没有干,就这样混日子,然后一天天的老去到死亡?
    最近看了很多谈论什么结婚率,生育率的问题,好像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生育后代是为了人类基因的传递,这个理因是刻在我们基因中的需求,所以动物会发情,人会有性欲,这些欲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有时候能够完全盖过我们的理智。但是人毕竟不是动物,实际上我们可能错误的估计了理智思考对我们兽性基因的影响。人类毕竟比大多数动物更能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理智和思考让我们学会了比较与度量,所以我们成功进化了,进化到我们的生活,生存不仅仅是对生理需求的满足,总还是想着要追求一些超脱于生理需求之外的东西,有的人把它称之为宗教,有的人叫做信仰,有的人叫理想。不管被称为什么,总之它对我们是有意义的,我们需要知道未来向哪个方向,而不是每天浑浑噩噩的生活,到死也不知道自己这一生究竟做了什么。
    最近外婆去世了,很悲惨,又不是那么悲惨的去世了,我想每个人都会死的,外婆会去世,父母也会,自己也毫无疑问会去世,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对我爸妈表示出了极大的不理解,如果我们最终结果都是死亡,以什么样的形式死掉有什么区别呢?我想赌王在日散千金的ICU中死去和我外婆躺在床上死去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盛大而隆重的葬礼似乎和简单热闹的葬礼也并不能改变什么,该死的还是要死不是么?所以我这一段时间总是在想死亡的问题,如果我注定是要死的,家庭、事业、爱情,这些东西好像都算不得什么,别人的看法,眼光好像也算得不什么,一帆风顺也并不能让你多活哪怕一秒钟,遭受世人的非议好像也无法让你少活一秒,这个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信心。
    如果真的是这个样子那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想要遵循的原则到底是什么?我们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目标在哪?终极意义就是满足我们兽性的欲望,或者说终极意义就是完全克制我们兽性的欲望?克制对食物,对性,对好奇,对被尊重的欲望。马斯洛的生存需求金字塔说我们需要被尊重,实际上我们可能不一定需要被尊重,我们可以“无缘”的活在这个世界,在法律的框架下,不与人产生交集,也就无所谓尊重或是鄙夷,他人的尊重我们不在乎,他人的鄙夷我们也不在乎,我们可以不婚、不育、不老,可能大家觉得不老这件事情好像不可思议,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不老去只死去也就可以了,我们为什么要在乎这些呢?难道我们一出生就有了要买房子,要结婚生子的想法?这些难道不是这个世界给我们灌输的么?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可能并不在意是么? 所以得多想,再多想,我们内心本质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什么是我们能够放弃的?我也许会渐渐想明白,也可能想不明白。如果我能够连自己的生命都能够放弃,那我们需要坚守的是什么?以前开过一个玩笑,同事说死不可怕,任务完不成才可怕,我说死都不怕还怕任务完不成,然后我们就哈哈哈哈起来。实际上至少对于我来说还没有什么是我坚信自己即使放弃生命也要坚守的东西,所以也许当我接受死亡的时候就真的不需要有任何顾虑了。可是说来也好笑,我对死亡的看法真的只有痛感而已了,可能我什么时候能够接受疼痛,也就能够接受死亡了吧。

阅读全文

我的旧吉他

    时隔很久之后又开始弹琴了,不得不说弹琴这件事情可能是我在大学中所学习到的最有用的技能之一了,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的旧琴了。一把鸽子的合板琴,虽然是合板但是琴的音色很好,高音明亮低音浑厚,美中不足的是低音部分略显低沉,不过对我来说已经是一把足够好的琴了。高考完之后家里给买了一把琴,那把琴才260块钱,一把弦距极高的琴,目测12品弦距可能接近10mm,当时不懂琴反正都是家里买的,还免费赠送了十节课。进了大一的时候一直都是拿着那根烧火棍在弹,现在看起来那把琴可以说是反人类了,不过当时的我们弹得很开心,而且那个时候我们练琴练的十分投入,从两个完全没有基础的小白到初窥吉他门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每天中午在楼顶上练琴,记得我们当时练的第一首指弹的曲子就是天空之城,当时谱子都看不太懂,华彩的标记看不懂,只能自己一点点满满摸索,连续练了一个月,终于能够比较顺畅的弹下来了。我们那个时候特别开心,手指上的茧起了又磨破了,然后又起了茧,这样一层一层,知道手指头上都是硬硬的死皮。
    不记得是大一下还是进大二的时候,再人家的店里第一次摸我现在这把琴,当时手感和音色让我感到震撼,这么好的共振效果,这么低的弦距,这么舒适的手感,我想买下这把琴,但是自己当时真的没有钱,这把琴当时标价1200,在我们软磨硬泡之下降到了800,可是800当时对我来说也是一笔巨款,当时我生活费每个月就六七百块,家里一次性给了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我咬牙买下了它,然后半个学期过着贫穷的生活,半个学期不敢怎么出去聚餐,不敢出去玩,然后我跟我的宝贝吉他相依为命快十年了,后来也试了不少好琴,也想着换一把全单的琴。到了工作之后,稍微有一点钱了,其实很想换把琴,但是还是不舍得换,并不是不舍得钱,而是不舍得我的这把旧吉他放在家里吃灰,然后慢慢变成一个烧火棍。在这快十年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有时候练琴练的很多,有时候很久不弹。有时候高兴的时候弹,有时候难过的时候弹,这把就吉他见证了我这十年来的喜怒哀乐,或者它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把琴,或许有了更深刻的含义。
    我一直坚信即使我一无所有,我也不会把它卖掉,当然也并不是什么名贵的琴,也卖不了什么钱,但是它对我的意义很大,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门乐器,每个人都应该学些音乐,有很多时候其实你会发现你真的一无所有,除了你的乐器陪伴着你,他们能感受你的情绪,他们能体会你的愤怒,你的悲伤,还有快乐,他们就安静的躺在那里,在你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给你陪伴,让你感到温暖,我的旧吉他不是什么名贵的吉他,可是它对我来说却是无可替代的,

阅读全文

关于openSFM代码学习

一直在找和学习关于SFM的资料和代码,从刚开始的bundler到后来的ceres-sovler然后再到上层的应用openMVG+openMVS再到现在的openSFM,通过对这些的学习,对于SFM的基本知识我自认为已经是掌握得差不多了,最近在对openSFM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对openSFM又有了一些改造,下面我详细的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一个介绍,同时也对openSFM进行一个入门性质的介绍: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关于openSFM的编译实际上在官网中介绍得比较详细了,下面我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openSFM是一个依赖于部分C++库的由python编写的SFM代码,所以它既具有较高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方便的进行接口的扩展和使用:

阅读全文

tensorflow-三十一弹

    前一段时间熟悉了一下tensorflow2.0以及kersa,然后通过mnist数据集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深度网络进行了学习,基于上一弹的基础我们来进行一些更加深入的学习,数据集同样是采用mnist数据集,我们来训练一个GAN网络,首先我们对GAN的原理进行分析:

阅读全文

tensorflow-三十弹

    在上一部分中我们只描述了深度学习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梯度消失,激活函数等问题,剩下两个部分,分别为tensorflow2.x的使用以及关于GAN的一些知识与实践,首先介绍一下关于tensorflow2.x 以及其集成的kersa的知识,以前的时候写神经网络总是通过tensorflow原生直接写,虽然也提供了自动求导方式,但是实践起来总是有点麻烦,而使用kersa之后感觉惊为天人,网络的构建过程得到了极大的简化,使得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变成了一个工程问题而非科学问题了。
    下面我们首先介绍一下tensorflow2.0,首先安装过程,目前来说tensorflow2.0的安装不支持python3.7,我在python3.6 ubuntu18.04 LST版本下安装,我本机系统式win10,采用WSL的方式安装了linux的控制台环境,反正目前也不需要图形化环境,所以采用此种方式最为简单方便,安装在linux下安装tensorflow2.0的环境相对还是比较简单,在连接网络的条件下参考进行就可以了。安装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tensorflow代码的编写了,原生的tensorflow代码实际上区别不大,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关于kersa代码的一些特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Conv2D(8,(5,5), activation='relu',input_shape=(28,28,1)))
model.add(layers.Conv2D(16,(5,5),activation='relu',input_shape=(28,28,1)))
model.add(layers.MaxPool2D(pool_size=(2,2)))
model.add(layers.Flatten())
model.add(layers.Dense(128, activation='relu'))#784向量映射到128
model.add(layers.Dropout(0.2)) #dropout trick 避免模型过于依赖某些神经元避免在分类过程中
model.add(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阅读全文

tensorflow-第二十九弹

    很久没有更新这个系列了,不知不觉tensorflow也更新到了2.x版,新版得tenforflow相比于1.x的版本,有着更快的训练速度,同时内部集成了keras使得网络的构建和训练变成了一件及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构建网络上并没有什么可以细说的,剩下的工作我们会把代码的编写放在后一步,着重的说明各种网络的构建模式以及机器学习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由此更深入的了解如何通过机器学习对网络进行调优。
    我打算花一下午的时间总结一下主要包括几个部分的问题:

阅读全文

活得怎么样

    本来昨天应该写的,但是昨天晚上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心思去做,昨晚也差不多一宿没有睡好,到现在人还是有点不清醒,到现在才能整理思路说一下昨天看的这部电影《遗愿清单》,这部在豆瓣上评分很高的电影也确实值得我们去看,去体会,去思考。
    剧情很简单,两个身患绝症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决定疯狂一把,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中去做那些自己想做却又没有能够做得了得事情。看起来感觉就像是《假如再给我三天光明》得升级版,实际上电影得表现力可能要强的多。我们从出生开始实际上就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面临死亡以及如何度过我们这一生的问题。我们一直以来有很多角色,学生、子女、丈夫/妻子、员工、老板….每一个角色都有一套评价标准,我们需要当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孝顺的子女,做一个好丈夫/妻子,在公司做一个好职员为公司创造价值,做一个好老板好好经营自己的企业。我们在这么多的角色中辗转,然后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我们自己。实际上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然后才是我们需要扮演的角色,而很多人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把自己给丢掉了。
    如果我们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三个月我们会去做些什么?也许这个问题只有当我们垂垂老矣的时候才能回答得上来吧,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很难一辈子只为自己活,只有当我们扮演好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做自己吧,有时候觉得人这一生真的很讽刺,如果把这个世界比作一个大舞台,实际上每个人都只是一个演员,一个永不休止的演员,也许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坐在床上才能真正思考到底我自己是谁这个问题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这两年以来我一直都并不害怕死亡,有时候甚至希望死亡能够快点到来,但是我又不想经历死亡的痛苦,我多么想一觉睡过去,然后第二天不再醒来。
    有人说过众生皆苦,也有人问生活一直如此艰辛还是只有偶尔如此,有人失去一切仍然坚持活着,有人充满希望的躺在了铁轨上。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或者说是因为我们的角色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意义,或者说活着本来就是意义。所以实际上这就是宗教让我们觉得矛盾的地方,如果死后能进天堂,如果死后能够进去极乐世界那为什么还要我们忍受活着的痛苦呢?为什么所有宗教都不提倡自杀呢?是怕天堂的人太多了么?或者说实际上我们身上本来就有很强的动物性,所以我们只是本能的有着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将基因传承下去的本能,或者说生存的意义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实际上死亡如何也没有人知道,所以我们的恐惧只是对未知的恐惧?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恐惧未知,所以我们也越来越恐惧死亡?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回到电影本身上来,其实剧情很简单,但是每一个对生活的的疑问都值得我们深思。

阅读全文

浮生偷闲

    emm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这个年一直都在家度过了,为了打发闲暇的时间所以宅在家的时候就一直在看电影,把以前看不下去的电影、以前没有看的电影、以前很喜欢的电影统统都准备翻出来看,最近好像是事情也比较多,所以看些电影也算放松一下吧,昨天主要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以及《指环王》系列的电影。在这里我不太想介绍剧情,毕竟是老片子,而且对于《指环王》系列的电影我也只是看了电影而已,所以也没法分析剧情,只是谈谈自己的体会罢了。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个杀手不太冷》而不是大家都喜欢的《指环王》系列,大家都说艺术家创造出艺术作品后这个作品就属于大家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救赎~,里昂作为一个杀手,他是专业的,他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他冷静,镇定,身体强健;他无任何不良嗜好,甚至除了把杀手当作工作以外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唯一陪伴他的只有一株绿植。作为一个杀手,他完美得无可挑剔,可是作为一个人,他是不完整的,然而上天把玛蒂尔带到了他的身边,玛蒂尔从小生活环境十分糟糕,是一个敏感、早熟、缺爱的人。这天玛蒂尔的父亲因为私藏了别人的毒品全家惨遭杀害,在危机关头里昂救下了她,于是她和里昂还有里昂的那株绿植生活在了一起,在一起生活的过程中,里昂的内心逐渐被融化,他变得快乐起来。玛蒂尔仿佛是他生活中的色彩,而与里昂的相处过程中玛蒂尔感受到了爱与关怀。
    与玛蒂尔的相处过程中里昂完成了自我救赎,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自我救赎,在最后关头里昂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光明,而实际上作为一个杀手,里昂一直生活在了黑暗之中,若非玛蒂尔,里昂对也不会有过多的对生命的向往,然而后来里昂还是死了。与我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不同的是男女主角并没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然而,正是里昂的死亡才完成了他自我救赎的最后一步,作为一个杀手,他双手已经沾满了鲜血与仇恨,而作为一个正常人,他必须要用生命完成自我救赎,因此在充满希望中死去可以说是里昂最完美的归宿。而离开的玛蒂尔则重返学校开始学习,在这一段相处的过程中玛蒂尔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关怀,在与里昂的相处过程中她心中缺失的爱被填满,从而成长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本来看电影就是图一个开心,所以我更喜欢那些搞笑的喜剧片,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不管是从拍摄手法,电影节奏以及整个场景来说都是极好的。就我个人来说我从里昂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家乡来到大城市打拼,一直努力的工作,似乎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总感觉我们的人生似乎缺了点什么,可能是爱,可能是认可,又可能是别的什么。不管怎么样,我们总是在完成自我的救赎,所以里昂他的痛苦,他的思考我甚至都感同身受,也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样,这部电影是让我感动的。

阅读全文